古代的修武女子们
观史读志,我们关注的往往是帝王将相,英雄贤俊。但如果能留心一下记载虽然不多,而且即便记载也往往是三言两语的女性人物,我们不难发现,在那样一个压制女性的社会中,她们依然能够闪耀出她们特有的魅力和光辉。在道光《修武县志》中,我就经常留意这样一群让我又敬又爱的女子们。
说起修武的才女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,刚获鲁迅文学奖的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,还有当下正活跃于焦作文坛的崔红芳、刘巧利等,以及才气逼人的80后刘帅等。其实,修武的才女古已有之,而且代不乏人。早在明代,修武就已经有了一位知名当世的女作家贾静完。贾静完(1549-1576),修武待王镇人,静完是她的自号,自小喜欢读书,而且聪慧颖悟,少女时代就开始作文写诗。可惜红颜薄命,十五岁被河内人谢守淳纳为侧室,二十七岁就香消玉殒。在她短暂的一生中,所作诗文很多,然而大多散佚不存,直到清代乾隆年间,残留下来的遗作才被河内人范照藜整理成二卷本的《静完遗草》,其中一卷为诗作,一卷为杂体文。贾静完因为生年不永,其诗文尚未臻于老成,但绝不染闺阁中的华香蝶媚之习,清洁自守,且有须眉之风。清代成鹏兆之妻徐氏,在丈夫病逝后,用一块大绢以刺绣题了一首诗:“真节立志,孤苦伶仃,哀鸿失侣,枯枝长青,双手拮据,幽香自馨,天日上鉴,存顺殁宁。”此诗虽为明志,读来却让人悲从心来,同时敬重之情油然而生,可见作者有深厚的文学素养。在修武的历史长河中类似贾静完和徐氏的女子还有很多,但她们受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时代限制,默守三纲五常及闺阁之训,她们的才华也只能永远湮没不彰了。
热爱家庭,是修武女性的优良传统,为了亲人,她们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,乃至生命。名列《列女传》第一的女子是唐代的赵氏女。赵家贫寒,无以为生,赵父为救一家,冒险盗盐,结果被官府抓住,按照唐律,盗盐是死罪。赵氏女闻讯后,亲赴官府为父亲求情:“我们一家实在是饥寒交迫,眼看要冻饿而死,我的父亲才心存侥幸,盗盐换粮,延活一家性命,实在是迫不得已,情有可原。求各位大人免我父亲死罪,否则,我愿与父亲一起赴死。”她的言行感动了官府,免了赵父的死罪。赵氏女又在堂上跪谢说:“我和父亲的命,都是各位大人所赐,我无以为报,惟有从今以后皈依我佛,为各位大人祈福消业。”赵氏女果然一生未嫁,终生吃斋念佛。纵观《列女传》,像赵氏女这样,代父母,代夫君,代公婆勇于赴死的女子比比皆是。至清代,丁国柱之妻李氏的故事更加感人。她的丈夫和公爹亡故后,她先是给人作佣妇供养年老的婆婆。后来婆婆瘫痪在床,离不开人的照料,她就背着婆婆四处行乞,所得食物先让婆婆吃,自己情愿受饿。这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,她们婆媳二人再也讨不来口粮,李氏就剪掉自己的头发,冒雪叩开附近一户富人的大门,乞求换来一餐之食。富户见此,也大受感动,不但不要她的头发,还送了她们一袋米,帮助她们度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。
更多的女子,则是在默默地相夫教子,不论立身富贵,还是委身茅葍,贤妻良母永远是她们的作人标准。对于子女,她们不仅要求他们兄弟友爱,乡邻敦睦,勤于耕读,安分守己,济孤恤贫,乐善好施,而且更是从自身做起,言传身教。清代原廷用之妻赵氏,自咽糟糠,而公婆甘旨无缺,并以勤俭所省供儿孙苦读,为此不惜变卖家产,其孙原天锡终于成为贡生。临终时,她把儿孙们叫到床前嘱咐说:“读书人要安贫守命,你们父子即使饿死也不可为非作歹。”梁兆鲲之妻许氏,一生不私己物,但凡看到贫妇无衣,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她们。因为丈夫早亡,与儿子相依为命。曾经在某一个雪夜里抚摸着孩子一边流泪一边说:“我苦命的儿啊,你形单形只,无父缺兄,娘之所以日夜劳操劳,就是希望我儿将来有所成就。”在她的激励下,其子发愤苦读,最终考中了道光十二年(1832年)的河南乡试举人。监生徐榜鳌之妻王氏,劝勉其子好好读书作人,常常教以处世大义。道光二年,修武发生饥荒,她把家中的粮食除留够全家的口粮外,全部捐出赈恤灾民。一生好善,贫寒乡邻多受其助。增生杨朝清之妻张氏,奉事公婆至孝。她本人熟稔四书五经,在家务之余亲自教授子侄。她常对其子说:“买田一顷,不如读书一册。”其子就是在冯继照编纂县志时,裹粮入山,历经奇险,考证出清水源头的杨敏书。
了解了修武在古代有这样一群薪火相传的女性,也就不难明白修武因何名人辈出了。因为生养这些人杰的女子们,是这样的美丽,这样的聪明,这样的善良,这样的敢于担当。那天,去朋友家看望他的二老,他的老娘说的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:“人不在黄土之上,就在黄土之下。”看到这样哲人一般的老娘,我知道,修武古代女子们所有的聪明智慧和优良美德后继有人,修武依然充满了希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