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游中原第一峡
王明喜
4月末的一个周六,天空湛蓝,纤尘不染,远山含黛,和风送暖。我慕名到号称“中原第一峡”的焦作青龙峡风景区游览。
车刚过影视城,便沿着蜿蜒平坦的焦青公路,盘山而上。山道弯弯,峰回路转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来到了青龙峡景区。站在青龙峰凭栏远眺,苍青色的群山起伏连绵,一座迭着一座,像大海的波涛,无穷无尽的延伸到遥远的天边,消失在云雾之中。我不顾旅途劳累,随着人们朝大峡谷底奔去,沿着新修的步道拾阶而下,不远处,一座建筑优美的亭子--望亲亭映入眼帘。站在望亲亭,极目远眺,远处群峰林立,层峦叠嶂,近处峡谷层现,深不可测。折而前行,穿越了一个叫两亲家洞的山洞,石洞小巧玲珑,晶莹剔透,名字耐人寻味。继续下行,越发陡峭、险峻,有的坡度达80度以上。游累了,我也想歇息一下,调整体力。忽然,听到前边人喊:“大峡谷到了,有水了”。我为之一震,疲劳全无,向下不远,果然,一股翠绿翠绿的水流从上游沿谷底向下奔流,声音宏大,气势豪放,十分壮观。我顿时脱下鞋袜,跳进这清澈见底的潭水里,尽情憩息、嬉戏。
青龙峡长约7.5公里,峡谷内大小水潭不计其数,瀑布罗列其间,水色与大自然相映成趣,环境清幽,景致奇异,与外界温度差异很大,乃为夏季避暑绝佳去处。沿谷底涉水1000余米,顺着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上,只见石阶两旁挺立着油松、侧柏、牛荆等,枝繁叶茂,遮天蔽日,形成一条天然绿色通道。人们徜徉其中,心神俱静……重返海拔1323的峰顶,站在峰巅时,大有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之感。宋代苏轼那道题西林壁的诗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浮现在我的脑海里。
中午时分,我在峰顶的陪嫁妆村吃了午饭,饭后在家庭旅馆稍事休息,听一李姓老妇讲她那背熟了的传说:陪嫁妆村位于青龙峰,四面群山环抱,环境清幽,是神仙也向往的地方。相传唐朝天宝年间,黄河边上的武陟县万花庄村(今武陟县龙源镇万花村)住着一位姓万的员外,员外家有个叫阿青的年轻长工,勤劳善良,员外全家都非常喜欢他。一年大旱,河渠干涸,庄稼就要枯死,员外一家甚是着急。阿青默默无语,只是在每天夜深人静之时,都会用清水把庄稼浇灌一遍。庄稼长势喜人,大家都很纳闷。一天夜间,有位长工偷偷跟着阿青下地,看见阿青变成一条青龙向田里喷水,吓得不敢吭声。原来,阿青本是天界主管风雨的龙王之子,因触犯天条被贬到人间重生。后来,阿青娶了员外家漂亮的小兰姑娘为妻,不久后,携娘子一起化龙升天了,阿青托梦给员外说,他的肉身住在百里外太行山深处的青龙洞里。此后,员外就把青龙峡一带方圆百里的大山买了下来,作为女儿的嫁妆,以让他们在此衣食无忧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人们渐渐地把“陪嫁妆”误为“裴家庄”,这不,有心人去年才恢复了原名陪嫁妆村。这里的青龙峡、望亲亭、两亲家洞、青龙洞等许多景观都与此传说有关。
村前平地上,有12棵奇异、硕大无比的榔榆树傲然挺立。这种树在黄河以北十分罕见,树龄最大的1800余年,最小的也有800年。它喜欢阳光,耐干旱,能在瘠薄的土地上生长,生长缓慢,木材坚实,可供人们打造船只、车辆等,树皮可做蜡纸、绳索和人造纤维,浑身是宝。
青龙峡的山美、水美、峡美、人更美。如果有机会,我将重游青龙峡。
青龙峡上观落日
云松子
一景天下绝,落日平台高。
俯瞰万山余,看枫意妖娆。
山川尽美意,江河日夜滔。
天地无始终,游子心何晓? |